當前位置
大城崛起!回眸2016年武漢經典城建工程
時間:2017-01-09 來源:原創文章 發布:本站編輯
作者來源: 長江網 日期: 2017-01-06

       穿越百年滄桑,中山大道涅槃歸來;忘情山水之間,東湖綠道驚艷亮相;車輪競相馳騁,地鐵6號線機場線BRT開通運營……

  2016年的大武漢城市建設,碩果累累,驚喜連連。每一項重大工程,都見證著武漢城建的輝煌,每一次竣工開工,都點亮了大城崛起的夢想。

      ●天河機場T3航站樓 大干三年后迎來竣工驗收

       2016年12月29日,天河機場三期建設工程前線指揮部對外通報,天河機場三期工程核心項目T3航站樓順利通過竣工驗收,這標志著武漢天河機場三期工程全面建成。

  天河機場三期建設工程于2013年6月動工,包括面積達49.5萬平米的T3航站樓、一條3600×60米跑道、全國最高空管塔臺,新建面積達25.5萬平米的交通中心等。

  據介紹,T3航站樓位于交通中心北面,設計成黃鶴展翅的造型,東西由連廊與原T2航站樓和規劃預留的T4航站樓連接,T2、T4仿佛奮飛中黃鶴展開的雙翅,而遠處高115米的國內第一高塔臺則是黃鶴的鶴首,引領著這只黃鶴昂首沖天。

  根據計劃,今年3月,天河機場三期逐步投入使用,至5月將全部開放。屆時,到2020年,武漢天河機場將實現旅客吞吐量達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44萬噸,高峰起降架次每小時115架,全年起飛架次將達40.5萬架,為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提升城市綜合實力、打造國家門戶樞紐機場奠定堅實基礎。

  ●地鐵6號線一期,將方便延伸到市民門口

       去年12月28日,地鐵6號線一期“鸚鵡綠”如約而至,再次穿越漢江,將漢陽、漢口連成一片。

  地鐵6號線一期是目前武漢運營的最長地鐵線路,綿延35.95公里,沿線共設27座站點,起于漢口金銀湖公園,止于沌口東風公司。“鸚鵡綠”列車也是武漢地鐵首次采用A型列車,相比此前的2、3、4號線列車,“鸚鵡綠”更高更寬,每列能多容納近500名乘客。

  除了方便、舒適外,6號線一期也被譽為“最具文化氣息”的地鐵線,全線以綠色貫穿,并將“春夏秋冬”的時間變換融入全線各座站點。沿線27座站點中,就有11座特色站,其中中山大道沿線的漢正街、江漢路、大智路、六渡橋等站點更是以“老武漢記憶”為主,記錄老漢口的繁榮,折射新武漢的變遷。尤其是漢正街站,巨幅壁畫展現老街風采,成為漢版“清明上河圖”,也讓該站成為武漢又一旅游景點。

  ●地鐵機場線 掐點出發乘地鐵打飛的  

       去年12月28日,地鐵機場線開通,將天河機場與地鐵2號線連為一體,拉近市民與天空的距離,也因此被稱為“離天空最近的地鐵線”。

  地鐵機場線也稱2號線北延線,與2號線貫通運營。從2號線起點光谷廣場到終點天河機場站,全程約80分鐘。至此,武漢市民趕飛機無需再提前數小時出發,也不必擔心路上堵車無法準時抵達,與駕車、打車、坐機場大巴等相比,全程僅需7元的價格,也讓機場線成為性價比最高的交通方式。

  機場線的建設速度也十分驚人,從開工到建成試運營僅花了2年不到的時間,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地鐵建設史上也極其罕見,機場線也因此創造了地鐵建設的“武漢速度”。

  ●武孝城鐵 武漢首次實現空鐵無縫對接


       2016年12月1日,武孝城鐵正式開通試運營。試運營首日,萬余名乘客通過“城鐵+飛機”方式,體驗漢孝“雙城記”。

  武孝城際鐵路從漢口火車站引出,終到孝感東站,全長61.3公里,設計速度200km/h。開通運營前期,沿途設后湖、金銀潭、盤龍城、天河機場、天河街、閔集、毛陳、槐蔭、孝感東等9個車站,后期預留王母湖車站,其中天河機場站、孝感東站可以辦理列車始發、終到業務。

    從漢口火車站登上開往武孝城際列車,最快一趟到天河機場只需12分鐘,隨后下車換乘飛機,35分鐘到達孝感城區。旅客乘坐武孝城鐵到達漢口火車站后,不用出站,即可換乘地鐵2號線或出租車、公交車,到達武漢中心城區或武昌站、武漢站,十分便捷。

  武孝城鐵開通,讓“高鐵之都”大武漢插上翅膀,邁入“空鐵聯運”無縫對接的大交通時代。

  ●東湖綠道 家門口享受詩意棲居


       2016年12月28日,東湖綠道建成通車。自此,千萬大武漢人可在家門口,享受這一湖碧波、詩意棲居。

  全長28.7公里的環湖綠道,將33平方公里的大美東湖攬入懷中,共有4條主題綠道,即十里長堤觀湖景的湖中道,親水瞧園看秋葉的湖山道,賞山走林品楚漢的磨山道,采摘果蔬聽蛙鳴的郊野道。

  這條足以媲美世界上任何綠道的環湖雅徑,串聯東湖磨山、聽濤、落雁三大景區,將沿線散落的景點連句成章。

  開通當日,東湖綠道禁行機動車,磨山風景區取消門票。自此,這條世界級綠道開通后,連同令人如癡如醉的東湖,讓人盡享親山近水之美,成為最美麗、最幽靜、最具湖光山色、最富人文氣息的濱湖綠道,成為開放共享的最優質空間,成為向武漢未來和子孫后代交付的“稀世之珍”。

  ●中山大道 百年老街閃爍古今繁華

       沒有一條街道,像中山大道般承載著近現代大武漢發展的印記。更沒有一條街道,像中山大道般如此牽動萬千大武漢人的心。

  2016年12月28日,百年老街中山大道(武勝路—一元路)以全新面貌回歸。這條全長4.7公里的道路,徹底告別空中“蜘蛛網”;排水管網重點進行了改造;呈現出一條綠樹成林、風景如畫的綠蔭長廊,讓整個街區安靜下來;限制機動車道,成為“公交主導、慢行優先、環境宜人”的示范性“公交街道”。

  此外,此次沿線38處老建筑,全部修繕完畢,恢復了其最初的模樣。另外改造建筑70棟,美化建筑40棟。同時,沿線設置了7座藝術品雕塑。

  這條百年老街開街后,既是古老與藝術同有的風景大道,還是浪漫與時尚共奏的商業大道。觸摸時光的痕跡,您盡可以在這里品味老漢口的繁華往事,感受大都市的悠然慢生活。

  ●雄楚大道BRT 首條快速公交拉近武昌光谷距離

  12月28日,武漢首條快速公交線路——雄楚大道BRT正式啟用。這條位于雄楚大道高架之下的快速路,成為連接武昌與光谷間的又一重要通道。

  新建成的雄楚大道BRT全長13.6公里,西起武昌火車站東廣場,經過14個站點,雙向停靠沿線29個站臺,規劃終點為光谷火車站,目前臨時終點為光谷大道站。該線由一條BRT主線和24條行經雄楚大道的常規公交BRT輔線組成,共有600余輛公交車經停或穿行該通道。

  BRT廊道內通公交車行速度較之前提速達30%,跑完全程為1個小時。考察過國內外多處BRT的華中科技大學交通專家趙憲堯教授乘坐后直言:武漢BRT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目前,兩側輔導和人行過街設施尚未全部完工,雄楚大道BRT尚未發揮其全力。

  ●東風大道二期工程 武漢最快出城通道  

       2016年9月20日,東風大道高架二期向社會車輛開放,至此,東風大道高架全線通車。從王家灣到武漢西收費站只要10多分鐘。

    東風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起于三環線汪家嘴立交,止于繞城高速武漢西立交,路線總長13.95公里,主線高架橋雙向8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此次通車的二期設2對上下平行匝道,其中往武漢西方向的2條匝道(楓樹一路上行和全力一路下行)已通,全力四路設置1對定向匝道,于全力五路落地連接硃山湖大道和常福大道。

  東風大道是武漢“五環十八射”快速路系統中的重要一“射”,串聯起二環、三環、四環、繞城高速、楊泗港快速通道等多條快速環線。東風大道高架二期與沿線的東風大道高架一期、三環線西段汪家嘴立交、楊泗港快速通道、龍陽大道高架二期,組成全長近20公里的高架,成為武漢市目前最快、最寬的出城道路,與京珠、滬渝等高速對接。

  ●漢陽有軌電車 華中首條有軌電車今年有望迎客

  去年12月,華中地區首條有軌電車——大漢陽現代有軌電車開始進行分段試跑,將在月底試運行(不載客),今年上半年有望開門迎客。

  該線路全長16.8公里,設站23座,起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官蓮湖路,止于沌陽大道車輪廣場,并在此與地鐵3號線換乘。大漢陽現代有軌列車線路采用的列車有四節車廂,最快時速可達70公里,在試運行期間,車輛空跑會以30公里/小時的速度,按運行圖跑,加上停站時間,跑完全程只需50分鐘。

  交通專家胡潤州介紹,有軌電車具備運力強、建設周期短,環保節能等特點,在國外已得到普遍應用,在日內瓦、巴塞羅那等城市,市內地鐵線路發達,有軌電車用于連接郊區和市區,成為地鐵的重要補充。

  ●武咸公路 武漢南大門打通“腸梗阻”

  2016年11月30日,武咸公路(三環線—紅霞村)主線高架通車。武漢出城南大門的“腸梗阻”自此被打通,市民可享受全快速路出城的便利。

  武咸公路連接武漢二環線、三環線及四環線,是武漢南北向重要放射線,公路改造工程前期已于4年前完成了兩段,即梅家山立交至三環線段、紅霞村至龔家鋪段,但中間段(三環線至紅霞村)則一直是南大門快速出口的瓶頸。

  為了徹底打通這一“腸梗阻”,武咸公路三環線至紅霞村段于2014年年底啟動改造,在此修建一座青菱高架,連接此前已修建的兩段高架橋。

  該項目全長3.57公里,采用“高架橋+地面輔道”形式。11月30日,長1968米的主線高架橋通車,雙向6車道的橋面,設計時速80公里,地面輔道為雙向4—8車道,設計時速60公里。 

鲁鲁鲁鲁鲁视频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中文在线,久久五月天国产自,免费久久国产精品视
日本久久免费高清国产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日本中文一级网站 |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va一区动漫 | 日韩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