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新時代,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用中國話語講述中國故事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更好實現馬克2018-06-04查看詳情
-
下好制度創新“先手棋”自貿區的探索,有著為全局探路的戰略性意義。讓基層改革的毛細血管與全面改革的大動脈相貫通,這是我們40年改革的重要經驗 在掛牌滿3周年之際,廣東、天津、福建三大自由貿易試驗區踏上了“升級換代”的新征程。日前,國務院印發方案,就進一步深化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改革開放列出新的任務清單。3個方案55項試點任務,不僅將為自貿區乘勢而上清理“攔路虎”“絆腳石”,也將為全國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發展更高質量的開放型經濟,比拼的不僅是資金的多寡、設備的好壞,更是制度是否有效、服務是否便利等整體環境。有人曾以“三明治”來形容中國面臨的狀況:相比東南亞等國家,我們的勞動力、土地成本等傳統2018-06-04查看詳情
-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時代意義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一場深刻變革。它既回應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需要,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重要舉措,彰顯了新時代改革精神,具有鮮明時代特色。 1981年以來,黨中央部門進行了4次改革,國務院機構進行了7次改革,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國特點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通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改革的目標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這必2018-05-28查看詳情
-
讓奮斗成為企業家底色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不論身處哪個年代,奮斗都是中國人不變的精神。“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民族偉大奮斗精神作出深刻闡述,也為全社會樹立起奮斗的旗幟。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長起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企業是經濟生活中最活躍的主體,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提高社會的生產效率,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都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努力。 “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奮斗是企業家的底色,也是企業家精神的重要內容,但為什么而奮斗則是更基本的命題。近日,小米公司創始2018-05-28查看詳情
-
全面從嚴治黨 克服消極腐敗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象,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深沉的使命憂患感,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消極腐敗現象在某些領域仍然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又有新表現,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不能動搖、要求不能降低、力度不能減弱。我們必須科學分析消極腐敗產生的根源,系統總結我2018-05-21查看詳情
-
改革促振興 奮斗求發展尋求改革新突破,必須強化“敢”的擔當,選準“進”的方向,增強“會”的本領,錘煉“實”的作風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中央實施東北振興戰略以來,沈陽之所以能夠逐步擺脫計劃經濟“枷鎖”、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當然,近些年來,與先行地區經濟發展的差距仍然不小,甚至有被拉大的危險。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改革的魄力、步子還不夠大,方方面面的活力、動力,還沒有被徹底激發。 當前,沈陽振興發展處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我們還須緊緊抓住改革這個振興發展最大的動力源泉,擼起袖子加油干,啃下硬骨頭、蹚過深水區、打好攻堅戰,推動沈陽新一輪全面振興。 尋求改革新突破,必須強化“敢”的擔當。2018-05-21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