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源: 武漢晨報 日期: 2016-05-09
![](/uploads/image/20160509/20160509160477237723.jpg)
5層樓高的巨大盾構機刀盤從地面緩緩升起,在兩臺大型履帶吊車的幫助下,在空中“翻身”,慢慢“直立”。昨天,在武昌秦園路工地現場,中央電視臺《超級工程》紀錄片攝制組正在拍攝被稱為“萬里長江公鐵第一隧”的武漢地鐵7號線三陽路長江公鐵隧道左線盾構刀盤吊裝。
不久前的4月27日,三陽路長江公鐵隧道右線盾構已經順利始發,昨天吊裝刀盤的是左線。早上8點多,記者來到工地現場,左線盾構機的刀盤正在等待吊裝,武漢地鐵集團和施工方上海隧道公司正在現場準備。現場共用兩臺履帶吊車進行吊裝,一臺的最大起重量為750噸,另一臺為400噸,而刀盤重約575噸。
下午1點,準備工作完成,正式開始吊裝,兩臺吊車通過數根直徑120毫米的鋼纜繩吊起刀盤;2點35分,水平狀的刀盤開始“翻身”,直立起來;完全直立后,松掉400噸吊車上的鋼纜,僅用750噸吊車將它吊起,垂直于地面,再往44米深的盾構始發井里吊裝。
三陽路長江公鐵隧道 非常具有代表性
記者昨天在現場見到了央視攝制組,導演是曾拍攝《超級工程》第一季《上海中心大廈》的導演,她姓胡,是湖北人。問及為何會把武漢的工程納入《超級工程》紀錄片拍攝計劃中,胡導說,長江水系雖然帶來豐富的航運運力,但同時也讓地域割裂成南北兩段,很多道路在修建時,都會面臨長江這樣一個天塹。在路網規劃中,會有跨越水域的需求。
“由于武漢所處的區域和地理位置,有其特殊需求,需要通過一些特殊的工程手段來實現。”她繼續道,武漢7號線三陽路長江公鐵隧道這樣的工程,非常具有代表性。在修建長江大橋那樣的年代,可能只能通過修橋來實現過江,但時代發展到現在,隨著技術的提升,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如何跨越長江,有越來越多的設計。
“15.76米,相當于5層樓高的刀盤吊裝,老百姓也會非常好奇。”胡導笑說,這條隧道獨特的設計,將公路和地鐵設計在一起,可以更加充分去實現多功能運用,“況且這個盾構挺巨無霸的,看部件就像看機器人變身,讓人很有興趣。”她笑著補充道。據了解,《超級工程》第三季將在全國選擇50多個工程點進行拍攝,今年十一期間在中央一套播出。
央視《超級工程》
《超級工程》是央視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紀錄片。該紀錄片第一季共5集,由李炳擔任總導演,前后拍攝一年多,于2014年在央視播出。第一季展現了五個重大工程項目:《港珠澳大橋》、《上海中心大廈》、《北京地鐵網絡》、《海上巨型風機》和《超級LNG船》。此次來漢拍攝的是《超級工程》第三季,共分為四集,分別講述路、橋、車、港。武漢地鐵7號線長江公鐵隧道將出現在第一集“路”篇中,預計今年十一期間在中央一套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