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沿江地區實施性規劃》公布
武昌濱江區隔江比美漢口江灘
大武漢,長江為軸,展數十里兩江四岸。
俯瞰兩江四岸感受江城魅力——華燈初上,漢口百年外灘高樓林立、萬家燈火;對岸的武昌濱江區域,卻一直靠著幾個巨幅的廣告牌點亮夜景。
這一現狀,即將發生改變。
昨日,武漢市國土規劃局發布《武昌沿江地區實施性規劃》,提出全面提升武昌沿江地區功能、美化濱江城市空間形態。目前,友誼大道快速化改造、和平大道公交專用道改造等一批道路工程已率先啟動。未來,武昌濱江區將與漢口百年外灘隔江相望,比肩發展。
按照規劃,武昌濱江南起中山路、北至二七長江大橋,東達友誼大道及團結大道、西至長江,垂江平均進深為1.2公里,沿江長度為9公里的區域內,將崛起時尚、創新、生態化新武昌。
有歷史的現代街區
摩天大樓間保留老紅磚房
外墻斑駁的車輛廠紅磚廠房、草叢掩埋下忽隱忽現的粵漢鐵路、老舊的楊園街水塔……穿行武昌濱江車輛廠商務核心區,百米摩天高樓間,歲月的鉤沉和昨天的故事,都會在不經意間,隨著巨大的玻璃幕墻,一起出現在你的面前。
按照規劃,現代和歷史將在這里交融。武漢人熟悉的原武昌車輛廠區域,將打造國家文化特色商務及文娛商業服務旗艦,成為武漢金融商貿中心。以606米第一高樓武漢綠地中心為核心,這個國際金融城,將聚集金融、保險、證券、中介、會計等金融總部。
有著舊舊外墻的武昌車輛廠廠房,將作為工業建筑加以保護和利用,會利用廠房改建為超市等社區商業服務中心。車輛廠宿舍片區,將新建配套完善、環境宜人的和諧居住社區。同樣,氣體壓縮機廠也將保留外觀,整舊如舊,只進行內部空間的改造。
而有著夢幻一般名字的月亮灣,將建起夢想站臺。建設一批中小體量公共建筑,建設最夢幻的觀演空間,最浪漫的濱江生活,最前衛的建筑設計。
這里還將建設120米寬的垂江中軸綠化帶,臨江布置360度觀景塔,臨和平大道設置現代藝術文化廣場。
有國際范的生活中心
用時尚串聯起長江和沙湖
在長江和沙湖之間喝咖啡、品香茶……一座時尚的楚秀文化園,將串聯起長江和沙湖的公共開敞空間,成為展現漢文化文藝特色的公共活動長廊。這里,將打造起國際生活中心。
武漢市國土規劃局相關人士稱,該中心將是集時尚購物、特色餐飲、休閑娛樂、商務辦公、酒店住宿、高尚居住等功能于一身的綜合體。與楚河漢街隔河呼應,帶給老武昌以魅力城市的青春活力。
該片區還將規劃建設一條健康路(和平大道—中新路),垂江綠化建設公園,園內設置室外演藝空間,服務喜歡傳統戲曲的票友。
同時,設武漢工人文化宮、藝術家會所、公建與居住混合建設區域。用地內設置酒吧、茶座、文化產品展廊,塑造文化氛圍濃郁的街區。
有思想的辦公區域
百年古樹旁崛起設計之都
據規劃,楊園區域將打造工程設計之都的嶄新形象,重點發展工業工程設計,打造一批商務樓宇群。
具體而言,就是積極開展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等工業領域的研發;整合區域橋梁、道路、地鐵、船舶、鋼鐵、建筑等設計資源,以鐵四院、武鋼設計院、船舶設計院等為觸媒,建設世界工程設計之都。
同時,該片區將打造武漢市文化產業精英教育、職業培訓第一樓。建設地標建筑智慧雙塔,由兩棟300米超高層建筑隔路對望,形成一組門景標志建筑。
楊園現有的風貌也將得到保護。規劃提出對粵漢鐵路職工醫院進行改造,結合三棵百年古樹共同建設公共開敞空間,挖掘其特色文化內涵,打造楊園文化,再現楊園遺風。將武北鐵路俱樂部,改建為小規模的展覽館等公共活動空間。
有特色的景觀綠化
四美塘建設鐵路文化大觀園
按照規劃,武昌沿江地區內,會將內湖綠道體系與濱江綠色體系打通,構建起大江大湖大生態宜居通廊。共規劃五大生態工程。其中,武昌江灘楚文化長廊將打造成武昌文化大課堂,歷史文化教育基地。用園林、浮雕、雕塑、壁畫、題記等展示一千七百多年的武昌文明史。提升從月亮灣段至二七長江大橋段濱江綠化的游憩及教育功能。提升完善濱江綠化長度約為4.5公里,幾乎是解放公園面積的三倍。
更有特色的是四美塘鐵路文化大觀園。
武昌徐家棚綠樹成陰的四美塘,就是當年為建鐵路、修機車廠房挖土填地而成為的池塘。為引進長江水作為機車用水,工人們又修筑了一條連通長江的溝渠。目前四美塘背后的鐵軌,是武漢攝影愛好者拍攝鐵路場景的必去之地。
按照規劃,二橋兩側,將新建100米深綠化公園,原有鐵路保留,鐵路綠化帶總長約4.3公里,這些鐵路凸顯鐵路文化與紡織文化等人文景觀,結合湖景打造新型城市地標。
改造后,這里將設春天列車景觀,利用原有鐵路線建立工業遺產旅游交通路線,并結合婚戀主題舉辦攝影等活動。同時,打造“鐵樹銀花”,利用拆卸的鐵軌與保留的鐵軌形態相結合,在地面形成樹枝生長的形態效果,種植大片不同種類的花田,形成本片區尺度最大的綠化景觀。(胡勇謀、嚴晗、徐晨慧、李少波、代田田)
來源:楚天都市報 責任編輯:劉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