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張之洞博物館主結構已完工 工程難度超越鳥巢
時間:2012-11-06 來源:原創文章 發布:本站編輯

張之洞博物館主結構已完工 工程難度超越鳥巢

    備受矚目的張之洞與近代工業博物館(以下簡稱張之洞博物館)主體結構前日已完工,其工程難度超越了鳥巢。這個由武鋼鑄造,耗費3000噸鋼材的全鋼架博物館最快將于明年五月開門納客。

    用了共計3000余噸鋼材

    昨日記者趕到位于漢陽鐵廠博物館舊址現場看到,博物館的整體造型好似一艘漂浮在地平線上的方舟,工人們忙著內部焊接,火花閃現。

    “新館借鑒中國古象形文字元素,方舟兩個角好似黃鶴樓頂的飛檐。”張之洞博物館原館長、顧問顧璧階介紹,景觀上納入大江大海的暗示,體現武漢兩江交匯、九省通衢的地理特征,寓意無論順流逆流,都永遠前進和奮斗,勇立潮頭。這由美國著名設計師丹尼爾·李布斯金設計,他本人被譽為“博物館之王”,作品有紐約新世貿中心、柏林猶太博物館、美國丹佛藝術博物館等。張之洞博物館是他在中國的首個作品。

    此館建筑面積達7000平米,包括地下一層、地上六層全部采用鋼架結構。顧壁階說,除了外立面將用到德國進口的不銹鋼板,這里所有的鋼材都是武鋼造,共計3000余噸。其中,最厚鋼板有50毫米,懸挑最大跨度達27米,工藝相當復雜,用武鋼本地鋼鑄造,也是為了展現武漢工業水平。

    上百件文物會搬到新館

    事實上,這艘“方舟”記錄、承載著武漢近代工業發展史。顧壁階說,新館展示廳有三層,將設“近代工業的浪潮”、“近代工業希望之城”、“近代工業搖籃”等不同主題展廳,展出張之洞工業遺跡,同時計劃引進3D播放廳,加入聲光電等特技,放映展現武漢風貌與歷史的紀錄片,同時設立舞臺表演,立體反映武漢工業發展史。

    文物是博物館的靈魂,顧壁階說,老館內上百件文物明年都會搬到新館,同時也歡迎社會人士積極捐贈,只要有關湖北近代工業的歷史遺物及史料,均歡迎提供。據悉,老馬人和傳人馬肇剛老人意向捐出家中老雪花膏瓷罐。

    王石:建張之洞博物館為反思歷史

    張之洞博物館是由萬科和武鋼聯合建設的,將集中展出張之洞工業遺跡和反映武漢發展歷史的展品。

    萬科董事長王石今年7月份來漢參加中國企業家論壇時曾談到,萬科建造張之洞博物館與商業無關,而是為了紀念張之洞改革開放的先行精神,反思這一段歷史。

    張之洞督鄂18年,開展了以武漢為中心的洋務運動,興實業、辦教育、練新軍,開創了一系列早期現代化事業,使武漢成為“駕乎津門,直追滬上”的近代大都會。王石說,這段歷史證明了武漢不缺改革精神,是有強大爆發力的城市,也是有著深刻歷史底蘊的城市。

    “100年前洋務運動自上而下地出現了官商體制,張之洞功不可沒。”王石說,洋務運動在各地創辦的工廠全部是官辦和商辦,新政企業雖然體量龐大,但不計成本,不計利潤,不計價格,實行衙門式官僚主義管理,其結果是管理混亂,徇私舞弊,這是值得深刻反思的。

鲁鲁鲁鲁鲁视频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中文在线,久久五月天国产自,免费久久国产精品视
日本精品视频区 |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国产 | 亚洲精品国产超清 |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影院 | 在线视频亚洲图片 |